谈侵入性思维/意象

谈侵入性思维/意象

作者:鸢语系统(茕怀)
排版、修改:Elythra-Elether

前言: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看到很多刚造t,或者了解t之后对于出现侵入性思维/意象“谈虎色变”,虽然初衷是为了创造型系统写的,但其他类型的都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推荐阅读:《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

相信大家对侵入性思维/意象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有人感觉“它一直在骂我骚扰我”,有人感觉“它变成了一个怪物(想象)在追我”。那么了解侵入性思维/意象是我们“解决”它的最好办法(这里的“解决”并不是一劳永逸),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1.侵入性思维/意象(下文简称为“侵思”)是什么?

侵入性思维:指突然闯入大脑且难以主动抑制的重复性想法或画面,内容可能是禁忌的,暴力的,自我贬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侵入性思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它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
它并非是出于你的本意,是大脑自动加工形成的。
它的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大多跟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关,是焦虑症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有侵入性思维不代表你一定患焦虑症,焦虑≠焦虑症)
其实侵入性思维也包括意象,在社区内单独有“侵入性意象”这个词,可点击绿字查阅。

2.为什么会出现侵入性思维/意象

前文提及,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学现象,无关多意识体,单意识体也会有。它是一种大脑加工的“废弃信息”。

侵入性思维的一些特点:

侵入式思维是一种心理成瘾。它既不是物质成瘾(如药物、酒精、咖啡、食物成瘾等),也不是过程成瘾(如色情、游戏、屏幕、购物成瘾等),而类似于情感麻醉,想要使个体免于当下生活的痛苦。

侵入式思维作为有效防御机制,也可以使个体免于更多脆弱情绪的侵扰。

侵入式思维常常追求完美。它们总在悄声诉说着潜台词:如果能拥有完美的伴侣、工作、房子和孩子,就可以免受生而为人的痛苦。——摘自《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 》

3.为什么要及时打断侵入性思维?

侵入性思维/意象会试图说服你并让你“不由自主的认同它”,让一个想法并不是从假设(“如果”)开始,而是以“肯定”的“事实”去叙述(即使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假的)(这也是焦虑的开始)。你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专注于这件事,试图处理或对抗他,并不会让它消失,而是更完善它,使它更加影响你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因此怀疑自己的安全,意图,道德感是否正常。

举个例子:“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天怎么会塌下来呢,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反正在经历侵入性思维的人会下意识认为这个假设成立并引起自身恐慌,如那个杞国人一样,整天担心天空哪一天真的会砸下来。

4.为什么不要“谈虎色变”?

首先侵入性思维/意象并不如大家想象的一般恐怖,大家恐惧它是因为对它并不了解,未知而感觉到的恐怖。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范围引起的,互相传递式的恐慌,会给人一定的心理暗示,认定它是不可战胜的,强大的“怪物”,会一定程度上的给它“助威”,越恐惧它,它会越变成你恐惧的东西(形式)来“打搅”你的生活。

编者补充:
在社区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是:侵入性思维能真正伤害Tulpa/幻境。
但侵入性思维/意象往往只是大脑产生的bug,它并不能代表Tulpa的真实情况,它和正常的思维是分开的。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忧侵思的影响。一旦你接受这一点,那么,绝大部分的侵思都会一扫而空。

侵入性思维可能表现为:

  • Tulpa受不明原因干扰,无缘无故说出了自己根本不会说出的话语,比如贬低和攻击宿主。
  • 看到幻境里的某个危险的存在伤害了Tulpa。
  • 有危险或诡异的存在破坏了自己的幻境。

5.侵入性思维和意识体的区别

侵思展现的是一种思维和意象(画面),意识体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有完整的思考逻辑,有清晰的个人想法和情感,而侵思做不到(最多只是拙劣的模仿)

编者补充:许多宿主报告,他们的幻境会经常出现一些意外创造的个体,或者闯入幻境的个体,但他们通常不是意识体,而是侵入性思维。
其判断标准与解决方法详见:Tulpa系统:为何“少即是多” – Tulpa之家第三章(一)③“系统规模非我所愿,他们是意外创造的,又或者是‘步入’”

6.为什么不推荐过度使用意象法?

注意,我这里写的是过度,合理的使用意象法是没有问题的,前提是你对意象法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意象法也并非万能)。

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客观事实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意象(汉语词汇)_百度百科


它可以是经历一件事传递给你的感受、抽象的画面、联想到的相关概念。
但大多数人只停留在了表象信息,专注于表象信息,但并没有深度的去了解去探索这些意象背后隐藏的情绪、事件等信息。以及一些人可能会把“意象”化为“真实”,过度沉溺于幻境/里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认定是“真实”,或者是觉得一定代表什么。

编者注:过分使用意象法的本质还是相信侵思一定代表着真正的损失和伤害。(哪怕它没有成为事实,但确信可以把这段思维编织成更大的蜘蛛网,把你和成员困在其中。)
社区曾有许多例由于侵思在幻境出现,进而用各种武器和能力和侵思作战的系统。这些系统陷入了对侵思的恐惧中,并因此长时间和这些侵思作战,甚至把侵思当成了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和侵思勾心斗角。他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受到干扰。

这里举个意象法的正面实用心理干预方法:
情绪性意象法:通过诱发患者积极的情绪去对抗焦虑和恐惧反应。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一边让病人按焦虑层次依次接触令他感到恐惧的事物或情境,一边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或视听手段描述那些令病人感到愉快、轻松、骄傲和喜爱的事物与情境。

7.如何缓解侵入性思维/意象

①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能有效的打断当下不正常的思考)

你可以选择正念冥想,b站有些相关的引导音频。

  • 第一步,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保持脊背部的伸直但不僵硬,双脚平放在地面或者莲花坐姿,双手自然放在大腿靠近膝盖的位置;
  • 第二步,深呼吸,有规律的呼吸,并且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感受身体的起伏,感受吸气和呼气时空气通过鼻腔或嘴部的过程,如果在冥想的过程中感觉到分心了,再次将注意力移回至呼吸上;
  • 第三步,想象一些美好的意象,例如一座山,一片海,从外型再到细节,从山的轮廓再到山里的每一棵树,想象不出来也没关系,这只是辅佐你去更好的感受当下的想法,无论好与坏,都接纳它,重点需要认知到这些想法都只是暂时的,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云朵、清风或者是飞驰而过的列车,它只是经过你的脑海,又会离开;
  • 第四步,把注意力挪回到呼吸上,深呼吸几次,缓慢睁开眼睛,感受当下的变化,你可能感觉到身体的轻盈,空气的清新,大脑的放空。这样就结束一次冥想了,整个过程大约是五到十分钟。

正念冥想对于环境和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当下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是环境受限,可以试着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刷会手机,或者是去吃一些好吃的,或者是去看看窗外的风景,感受风拂过面庞带来的感觉,或者是听听你喜欢的歌,把你当下的情感,想法代入到歌曲内抒发出来。

②情绪性意象法

(这里参杂了作者个人的想法,与原方法可能有一定出入)

它的原理是通过积极正面的情绪缓解侵入性思维带来的焦虑恐惧感。

  • 想象一些积极的意象。例如回想一些曾经令你开心的一个场景(甚至可以是你吃过的一顿你很喜欢的美味食物)
  • 赋予一些合适的积极暗示(例如我比坏情绪强大;我在意我自己;侵思对我的评价并不客观,我也有优点如下…(但不要利用积极暗示去否定那些不好的,这并不是治疗,而是在掩埋))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大家都有缺点,但这些缺点在这方面事情上无关紧要)

③设置思维节点并意识内容逻辑问题

(效果因人而异,可能比较适合偏向于理性分析的人)

“一切都只是你以为的,而并非真实”

每个人都有一些禁忌的,愚蠢的,奇怪的,疯狂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并不奇怪,这也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很奇怪。想法和行动的区别在于,想法并未付之行动。焦虑一部分原因源自这些想法令人感到“不道德”和“羞耻”,当把这些想法“正常化”之后,选择则尤为重要。建立冷静坚定的内在自我,而不是依赖抓住某个转瞬即逝的想法,即“我会想,但不会去做”,不然会被侵思偷家(x)。

例如你不小心推了一下你的朋友,你这时候有一个想法“我推了他他会不会要跟我断绝朋友关系”,这时候你需要坚定自我,并且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想法,你需要松开这个想法并且回到问题本身的重点:“不小心推到对方”,并且付出行动:“向朋友道歉”。一些不符合认知内能实现的事情或是一些概率极小的事情,例如“我会不会被陨石砸死”等这种低概率事情,你需要认知到这是概率低的事情,这个想法旨在提醒你保护自身安全 ,行动在保护自身安全上即可。

总结

通过以上对侵思的介绍,希望各位能进一步了解侵思,不再担心侵思的存在,并找到适合你们的侵思解决方法。

偶尔的侵入性想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个体反复出现负面想法或“沉湎于”侵入性想法中,个体可能同时患有某种或多种心理障碍。侵入性思维 Intrusive Thoughts ▏常见心理障碍及循证干预 – 知乎

侵入性思维/意象有轻重之分,绝大部分都是轻度的,实则不会对个人生活和系统内部有太大影响。但假如它已经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并且常常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与之抗争,且各种方法往往没有什么成效,我们建议你去向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