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主导、多主导、无主导

论单主导、多主导、无主导

作者:鸢语系统(阿蕾奇诺)(三无)

建议:soli(良太)

注意:这是一篇整理现象的文章,单主导、多主导与无主导三者并不存在最优或最劣的情况,请大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分析。

在开始这篇文章前,我们需要明确主导的定义:多意识体中最活跃,最主要负责日常活动或担任领导角色的系统成员。(摘自多意识体百科

这篇文章所讲的主导更偏向于Main(也是笔者认为的主导应该有的样子),即主意识体,他们在系统当中可能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占据主要地位。但他们未必是第一个出现的人,也未必是在前台最久的人。

一、何为单主导/多主导/无主导

由于搜索多意识体百科无果,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提出以下概念:

1.单主导:一个系统围绕一个主导为中心而运行

例如创造型,以host为主导;其他类型常见多个(中心)主导。主导(们)主要负责外界大部分生活或系统运作,通常拥有高权限和系统(内外)事物决策权力。

2.多主导:以多个主导(主导人数≤系统人数)为中心而运行

各个主导有相应的职能,权限相对持平(一般来说),对系统内务和生活有明确分工。

3.无主导:系统内没有明确的主导而运行

每一位成员(除却没有判断能力和相对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人格)基本都有处理外界事物和系统内务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和相对平等的权限(但不代表可以绝对意义上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会有“底层逻辑”约束)。

虽说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但无主导系统仍然可以有提出方针和计划的“领头人”(也可以是团队),领头人的权力相对于其他人更高(目前猜测是能者多劳),但并非绝对的决策权,提出方针后其他成员也有投票权。

二、单主导、多主导、无主导的利和弊

(本文可能考虑并不完全,请大家自行参考。此处灾难性事件皆为小概率事件,但绝对完美、绝对不发生意外的运行模式不可能存在)

1.单主导利处

单主导的“独裁”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处理事物的效率,让决策高效便捷。

系统具备类似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主导为大家尽心尽力,其他成员给予主导支持与信任,基于这种互相的信任理解,系统内部较为和谐稳定。

单个主导应对现实生活较为稳定,整体体验较为连贯,其他成员需要主导帮助时较为便捷。

2.单主导弊处

单主导的“独裁”非常考验主导的决策能力,一步错步步错,可能会带来不理想的结果。

过度主导中心会导致成员成为“被压榨的”给予情感支持的工具,或是产生某些不正常的系统内多边关系,且成员之间的信任一旦土崩瓦解,可能会导致系统遭遇重大变故。

当主导疲惫或遭受创伤时,系统内无人能够顺利接班,其余成员在成为新的主导前并没有主导经验或没有受过主导培训,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做,从头学习费时费力,该点可能成为重大隐患。

3.多主导利处

多主导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为决策提供托底保障,降低不理想后果的发生概率。

主导之间/主导与非主导之间互相支持,形成稳定关系。

多主导的分工使得系统运行井然有序,减少查无此人/出事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若一位主导疲惫也可由其他主导顶替,相对于单主导灵活性更强。

4.多主导弊处

主导之间的分歧可能导致决策效率降低,成员之间的争执可能导致互相支持和信任土崩瓦解,对系统可能有灾难性的影响。

5.无主导利处

无主导处理事物相对自由,大部分情况不受拘束,小决策可以不经沟通自行决定。

无主导系统中的每位成员(除却无判断能力和相对独立生活能力的儿童人格)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依赖于系统其他人生活。

6.无主导弊处

小决策没有统一性,相对我行我素;大决策会在顾及大家底线的情况下去讨论,但可能争执不下,导致行动缺乏效率。

生活秩序相对单主导、多主导较为杂乱,缺乏条理,系统秩序松散。

三、怎样根据系统自身情况选择运作模式

(人数需基于具体现象分析,因人而异,仅供参考,选择自己认为舒适的运作模式即可)

每个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不必放大缺点杞人忧天而忽略优点。
该部分主要是希望帮助刚发现或者刚成为系统的大家快速建立起合适自身的运作模式,减少盲目无措。

单主导的形式多见于创造型或成员数量较少的情况,相对稳定,不太推荐人数众多的系统选择;

多主导的形式多见于自发型、创伤型、混合型这类成员相对较多较稳定的情况,方便协商互助,不太适用于多数创造型(tulpa想要做到host一样的主导,仍需要一段漫长的练习之路);

无主导的形式多见于创伤型、自发型、混合型等相对于多主导没那么稳定的情况,对成员的独立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沟通没有单主导、多主导要求那么高。这种运行模式与沟通屏障较高的系统相性良好。

总之,无论单主导、多主导还是无主导,系统内部稳定、帮助个人发展与生活顺利才是王道。再次强调:三者各有优劣,无需比较!!!祝愿大家日常和和美美,生活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