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型自助小指南

创伤型自助小指南

欢迎大家阅读创伤型的简单自助小指南!

❗❗❗阅读前提醒:本篇仅对一些可以初步自助的方法做个整理,遇到严重的问题还是要及时求助

鸢语系统总结

鸣谢:小门,终焉系统,FFCD_Sys,Mr.Lin.the.world system,野雾系统,soli sys

1.解离(接地技术)

接地技术是指个人的身体与当下之间的关系。我们建构人际关系的基石是安全感,而接地技术对产生活在当下的感觉有重要的作用(Ayres,2005)。如果你和世界的关系是不安全的,积极的社会参与所需的安全感有可能会被破坏。你可以通过感知身体的一部分或整个身体与地面的联结,来完成接地。我们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坐下来接地,所以提供可以选择的接地方法非常重要。你可以站着、坐着甚至躺下来接地,你也可以通过去体会感受你的手和脚与地面的联结而接地。一个TRM治疗师帮助瘫痪的来访者通过感觉头与枕头的接触而获得接地非律宾约兰达台风事故救援过程中,许多人与我们分享,说他们在海上漂着时感到最为接地。接地的方法有很多。因此,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学习接地技术时,他们的邀请力度越大,来访者就学得越好。因为个人如何接地,其方式千差万别。以下脚本可以帮助你的来访者学习接地技术:

  • 找一个让你觉得舒服的地方,坐着、躺着或站着都可以
  • 注意你的后背是如何与椅子、沙发、地板、墙壁、床以及地面接触的。
  • 如果你是坐着的.请把注意力集中于坐着的、接触沙发或椅子的部位……现在请注意你的大腿······小腿······,然后是你的脚,在接触坚硬的表面。注意你的脚正与地面接触。
  • 注意让你感到较为愉快的或中性的身体感觉……”,放松……,注意你的呼吸、心率以及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中。
  • 如果你有不舒服的感觉,请把注意力放在感觉到中性或更为舒服的地方。
  • 你把注意力放在感觉中性的或让人舒服的感觉时,请注意你的呼吸、心率,肌肉的放松。
  • 花一点儿时间把意识转到让人愉快或中性的感觉上。
  • 当我们准备结束时·慢慢地审视你的身体然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让你愉快或中性的所有感觉

2.躯体化(缓解方法)

(1)冥想:日常练习冥想,寻找真实的自己。去分析和认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问题,有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神经和恶劣的情绪问题所造成的躯体化症状。

(2)营造氛围:现如今你是否存在于让你感到危险和紧张的环境中呢?试着营造一个能让你舒心的环境吧,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感官来进行调整。比如,味道:购买喜欢的香水或香薰;颜色:柔和色调的壁纸或布料;声音:舒缓的轻音乐或你喜欢的声音等。

(3)转移注意力:躯体化症状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通常都会过于集中在自己身上。听着,越是集中你的注意力在你的不适上,这份不适感就越会清晰的呈现在你的面前。

所以,你可以试着调节你的注意力,不去感受这份不适感。比如,盯着某一物体并观察它和思考关于这个物体的问题;做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想象自己吸进来的气体在肺部游走又出去的画面;去看一些能让你感到开心的视频或电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等。

(4)药物改善:具体的服药根据医嘱,不要私自的加量、减量或停药。不过一般而言,药物对抑郁和焦虑导致的躯体化症状具备一定的效果,如果是其他心因性的原因,效果可能会差很多。具体治疗方式建议询问相关专业人员。

(5)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缓解我们的情绪,提高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缓解躯体化症状。

(6)休息:尤其注重睡眠,失眠可能会加重躯体化症状,一个良好的睡眠是绝对有助于改善糟糕的状态的。不但要保证睡眠时间的正常,更要保证睡眠质量。

(7)接纳:不是指患者需要接纳躯体化症状的感受,而是指患者应该接受现实。一些患者有逃避心理,一味的坚信自己就是躯体的疾病,反复的去医院进行检查,但是实际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因为加重了焦虑导致躯体化症状更加的严重。改变自己的认知,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是前提。

(该文引用自:躯体化症状:你的感觉错了吗? – 知乎 (zhihu.com)

3.侵入性思维(解决办法)

关于Tulpa和侵入性意象的理论假说 – Tulpa之家 (本站链接点这里

↑其中的意像再编技术(IR)亦可用于缓解创伤性事件

ps跨性别者与BIID使用接地方法时请谨慎选择注意力集中的位置,否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4.情绪闪回(缓解方法)

1. 告诉自己:“我正在经历闪回。”闪回会把你带入一种超越时间的心理感受,使你重新感受到童年时的无助、无望与危险。这时你要提醒自己,你所经历的感受和体验只是过去的记忆,它们现在已经无法伤害你了。

2. 提醒自己:“虽然感到害怕,但我身边没有危险。此时此刻我很安全。”记住你现在很安全,已经远离了过去的危险。

3. 你需要,并且有权利设定界限。提醒自己不必容忍他人的虐待。你可以自由地离开危险的环境,并抗议不公平的行为。

4. 安慰你的内在小孩。你的内在小孩需要知道你是无条件地爱着他的,当他感到失落和恐惧时,可以寻求你的安慰和保护。

5. 破除“闪回无休无止”的观念。你会在闪回中体验到童年时期的恐惧和遗弃感,会觉得永无宁日,根本想象不出一个更安全的未来。但是请记住,闪回总会过去的。

6. 提醒自己现在已经拥有了成年人的身体,还有童年时不曾拥有的盟友、技能和资源,能够保护自己(感觉渺小和脆弱是闪回的迹象)。

7. 慢慢回到身体里。恐惧会使你产生“上头”的忧虑、麻木和放空的感觉,你需要温和地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里。

①柔和地引导身体放松:感受身体的每一个主要肌肉群,柔和地使它们放松下来(紧张的肌肉会向大脑发送错误的危险信号)。

②慢慢地深呼吸:屏住呼吸也会向大脑传送危险信号。

③放慢速度:冲动与急躁会按下大脑的逃跑反应按钮。

④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放松并舒缓自己:裹着毯子,抱着枕头或毛绒玩具,躺在床上或衣柜里,或者洗个澡,小憩一会。

⑤感受身体中的恐惧,但不做出反应:恐惧只是你身体中的一种能量。如果你不逃避它,它就无法伤害你。

8. 抵制内在批判者极端化、灾难化的思维。

①运用“思维阻断”制止内在批判者,停止其无休止地夸大危险和试图控制不可控事情的行为。拒绝羞辱、仇恨或遗弃自己。把自我攻击的愤怒转化为对不公平的自我批判说“不”。

②运用“思维替换”和“思维纠正”的方法,记住自己的一系列优点和成就,用来替换消极思维。

9. 允许自己哀悼。闪回是释放过去被压抑的恐惧、伤害和遗弃感的机会。请肯定并抚慰你内在小孩曾经的那些无助无望的感受。健康的哀悼可以把你的眼泪变成自我同情,把你的愤怒变成自我保护。

10. 培养安全的关系并寻求支持。想要独处时,可以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但不要因为羞耻感而孤立自己。感觉羞耻并不意味着你是可耻的。让你的亲密对象了解什么是闪回,并请他们通过交谈和分享感受来帮你度过闪回阶段。

11. 学会识别触发闪回的诱因。远离那些让你感到不安全的人、地方、活动,以及可能触发闪回的心理过程。如果诱因无法避免,可以通过练习这些管理闪回的步骤进行预防。

12. 弄清闪回的根源。闪回是一次机会,可以让你发现、验证和治愈你过往遭受的虐待或遗弃所带来的伤害。闪回也表明了你仍未充分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并为你提供动力来满足这些需求。

13.对缓慢的康复过程要有耐心。此刻你需要时间来代谢肾上腺素,之后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渐减少闪回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次数。真正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是前进两步就又后退一步),而非一蹴而就的救赎幻想,所以不要因为出现闪回而自责。

【摘自《不原谅也没关系》】

5.急救方法

中国精神卫生协会心理健康专线:400-161-1199

中国心理危机干预热线:12320 

这些热线专门为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危机干预服务而设立

全国公益/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大全(2020年最新整理) – 知乎 (zhihu.com)

(包含各省干预热线)

若您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时刻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思想从而走向极端路线,请将药物放到您的亲友处由她们保管。

“家属一旦发现患者过量吞服药物。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可以采用催吐后整理药盒并紧急送往医院。

若患者意识模糊,则不能在家中盲目催吐,防止出现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出现窒息的情况,应该整理药盒后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抗生素、感冒药和退烧药,都是常用药物,但多在病情突发时使用,所以经常会出现用错药(包括剂量、用法等)的情况。这几类药物过量后,总的处理原则是:

     注意当时的不良反应,避免意外伤害

     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

     反应严重者要去医院就诊,根据情况进行输液、洗胃或者催吐等。

通常来说,目前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多数安全性比较好,如果一次吃掉一天的剂量,理论上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它们毕竟不是非处方药,不要太大意。

感冒药多是非处方药,安全性比较好,如果服用剂量比说明书建议的剂量多吃了1~2倍,危险应该不会太大。

不过,药物在人体内有一个代谢、排泄的过程,如果已经过量服用1~2倍,就应间隔1~2次后再服用,否则药物浓度过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对于退烧药,如果服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多,体质虚弱者容易发生虚脱,所以患者要尽量卧床休息,多喝水。

因为这类药物都是患者在发烧时临时使用,用药过量后,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决定何时开始服用下一次药物。

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和降压药的患者,都是常年用药的老病号,不太容易出现用错药量的情况。往往是有些人想尽快控制病情,以为加大药量会好得快一些,所以擅自加量。

如果过量使用这些药物,不良反应会比较明显,例如,降糖药和胰岛素过量,会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等症状,严重时出现低血糖晕厥。

降压药过量,会导致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等。

因此,如果上述药物过量,需要加以警惕、积极补救。

如果是降糖药过量,应立即加主食,如糖块、馒头等,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的情况决定是继续用药、调整药量,还是暂停一次。

如果是降压药过量,要尽快躺下休息,避免摔伤等意外情况发生,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决定何时继续用药。

如果患者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过量,会出现与治疗目的相反的作用,必要时需加用对抗药物,当然,必须由医生决定。

6.缓解抑郁

(1)正念能够代谢抑郁

【情绪崩溃?惊恐发作?应激被触发?| 【正念急救箱•上】十五分钟创伤知情的正念扎根练习,快速平息惊恐,找回平静 |Panic SOS!】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L411E7da/?share_source=copy_web

  • 情绪宣泄出来,可以以日记,绘画等方式(垃圾场)
  • 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暂停一下

停下来一段时间,不纠结于具体的选择,不急于一个答案,让方向和真正的问题慢慢地出现。关键是告诉自己:你可以难过,可以失败,也可以暂时停下来。

(4)关注自己的身体,回到“此时此刻”(转移注意力)

当在消极想法里越陷越深、无法逃离的时候,不妨动一动身体,放下手机,深呼吸,摸一下身边的物体,动动脚趾头,去走一走,或者去做件小事情。目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关注身体的感觉。

(5)不要和他人比较痛苦

人和人的痛苦是不能比较的。不必因为别人的状况而苛责自己,放弃“这点小事就感到痛苦啊”“别人能做到,为什么你这么脆弱”“为什么你不能像别人一样努力呢”这些想法,比较是痛苦的源泉,比较而来的幸福也不是真正的幸福。承认每个人都有脆弱之处,以及痛苦是真实的,不要评价自己的伤口。

7.缓解焦虑

(1)写下你目前所焦虑的问题,通过写下那些可行且能使问题易于处理的解决方法来回答它们。如果反复焦虑同一个问题,可以回去看看以前的答案。

(2)不要在焦虑的时候反复告诫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会导致愈发焦虑。

(3)渐进肌肉放松训练

(4)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几个方法教你学会腹式呼吸!】

(5)仍然可以使用正念


附录:

DID就诊指南

写作:Soli红季

感谢Mr.Lin提供的初版指南。本指南旨在帮助需要在医疗从业人员的帮助下确定自己是否为DID系统的群体。

请注意,该指南禁止被用于诈病骗诊断、试探医生专业水平等非帮助用途。

本指南仅供参考,提供的方法并非100%有效。

■费用

除开挂号费之外,各项检查及药物费用需要大概1000左右(当然预算越多越好,以防万一)。建议在经济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就诊。

■就诊流程

挂号→报到→就诊→检查→诊断→治疗

■医生选择

可根据社区的DID医生表来选择。如果没有条件,尽可能选择公立三甲医院或者公立专科医院,在医院中寻找有无专攻创伤解离方向的医生。

■就诊过程

如果是千里迢迢去外地就诊的,医生难免会问“怎么跑这里来看病”,此时可以说“听说您擅长xx领域/我们那儿没有专攻xx方向的医生”来解释自己的来意,通常情况下医生不会追问。接下来,详细描述自己与did有关的症状。如果是有共病其他疾病的系统,如非医生问起,请尽量避免自行描述相应的症状。如果医生询问创伤史,请确保自身在闪回状态下能够说出创伤事件,不一定要很详细(如当时在前台的成员不记得相关事件,跟医生说切换后让持有相关记忆的成员来叙述大概率也是可以的)。如果担心见医生时无法切换,那么可以提前整理系统的创伤史。如医生要求换人,在能够切换的情况下,可与成员交流沟通后进行切换;如果当下暂时无法换人,可以跟医生说复诊时让其他人格来找医生。

■就诊注意事项

待诊不确定因素较多,请提前30分钟前往科室报到(如医院无相关机制则提前30前往待诊)。此外,可能遇上待诊人多等情况,此时请耐心等待(部分医院过号不侯)。

如非医生问起,尽量不提系统内部相关信息(如成员间关系、体外记忆、非人认同等),否则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或表演型人格障碍等。

不论医生是否给出了正确的诊断,尽量在医生面前保持情绪平稳,否则可能被医生给出更严重的诊断(如,精神分裂症等)。

如果在就诊过程中发生了切换,且该现象被医生知晓,医生可能会问刚出来的成员的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此时如实回答即可。

■可能涉及的检查项目

脑电图(EEG),脑电地型图,心理量表

其中,心理量表尽可能从整体的角度去做。部分量表题量可能较多,其中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应激,从而闪回或解离,此时可以选择切换成员来完成量表。

(感谢Mr.Lin.the.world system,爱来自他们):

附:查看电子档的诊断和处方方法(例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不同医院不同的查询方式)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