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在正式开始前,我要慎重地告知:为什么一些人不适合造t。 这可以说是我写这篇文的最大初衷了。哦,伙计,尽管我们了解到一些人眼中的多意识体生活有多美好,有人陪,有人可以跟你侃大山甚至亲密的贴贴,缓解孤独寂寞冷——但是啊!我还是要劝一些人第n遍:造t一定要慎重。 下文将讲述一个人在成为多意识体(即创造Tulpa)后将要面对什么。在读者思考决定是否要造t前,我很有必要对看到此文的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思考角度以及个人经验。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审慎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造t,理解成为多意识体意味着什么,将要面对哪些挑战,并判断自己是否做好了成为多意识体的准备。
欢迎!本指南深入探讨了许多关于 tulpa 的事情 – 从我个人认为的 tulpa
由于作者的朋友多次提到内投影,故写本文,旨在为内投影的训练提供全新视角。 注:投影是一种可控的幻觉,和一般病理性幻觉的区别是,它是由自己控制产生的,所有技能都应该在安全,稳定,可控的原则下进行训练,关于技能风险,请移步https://www.pluralitycn.com/2023-09-30-tulpa-risk/
笔者按:笔者对于幻境联机持不支持宣传态度,但因为社区缺少相关文章且几乎禁止谈论这一话题,许多人对于所谓的“幻境联机”并不了解。因此,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来阐述幻境联机究竟为何物,并且说明不推崇的原因。
我们在了解多意识体这一概念后,有时会遇到身边人展现出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让人忍不住想告知其多意识体的概念,给予认同和归属。然而,轻率地将他人鉴定为多意识体,可能对他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风险。多意识体现象涉及复杂的心理机制,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发展都具有个体差异。在多意识体概念传播的过程中,部分群体因知识储备不足或未充分了解个体实际情况(尤其是前者),存在对他人心理体验进行轻率判断、过度归类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可能造成认知误导,还可能对对方心理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本文旨在提醒大家,面对疑似多意识体的现象时,务必保持理性判断,谨慎行事,避免因轻率言行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这是一篇关于T圈投影技能的科普文章。 请注意:一切内容因当时的发展不够深入等不可抗力原因,均具有时效性。 注:所有技能都应该拥有稳定、可控的前提,且能够复现。若是无法满足前提条件,那就并不算掌握技能。 (不过稳定可控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绝对安全的,各类技能依然存在相应的风险。 因此,本文建议与技能风险篇配合食用。
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对许多人来说是童年时期的一种独特体验,而随着年岁增长,有些人慢慢淡忘孩童时期的幻想朋友,有些人则依然保持着和幻想朋友交流的习惯,且在接触Tulpa这一概念后萌生起将幻想朋友转化成t的想法。 本文将尝试整理幻想朋友转化为Tulpa的基本思路与注意事项,适用于已经拥有幻想朋友、希望将原有的幻想朋友转化成一个独立意识体的人。
注意:这是一篇整理现象的文章,单主导、多主导与无主导三者并不存在最优或最劣的情况,请大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分析。 在开始这篇文章前,我们需要明确主导的定义:多意识体中最活跃,最主要负责日常活动或担任领导角色的系统成员。(摘自多意识体百科) 这篇文章所讲的主导更偏向于Main(也是笔者认为的主导应该有的样子),即主意识体,他们在系统当中可能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占据主要地位。但他们未必是第一个出现的人,也未必是在前台最久的人。